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走进藏博会之文化篇:西藏特色民俗看这里

※发布时间:2016-10-4 17:05:20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法国御窑瓷器亮相文博会传世精品诉说中法瓷文化(09-13)·自治区旅游局在双节和十一期间重申旅游行业贯彻“十不(09-11)·自治州星级农家乐评定委员会来特克斯县检查创建工作(09-11)·“丝路风情醉美喀什”旅游推介会在广州举行(09-11)·天池景区多举措开展普法宣传(09-11)·阿勒泰地区旅游局积极谋划丝绸之路北通道建设(09-11)·克州旅游局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旅游工作推进会议精神(09-11)·那拉提景区门票与各区间线路车票采用电子联票(09-11)·阿克苏地区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旅游工作推进会会(09-11)·观展近2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1.2亿元2016新疆国际旅游(09-11)

  藏博会展厅中,一位展示人员面带藏戏面具,望向记者的镜头。摄影:渠鸿儒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渠鸿儒):9月10日,由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已经正式开幕。琳琅满目的展品,丰富多彩的内容,让人难免一时之间“看花了眼”,不知从何下手,了解素有“人间圣地”之称的西藏,体验这片雪域高原特有的文化。

  那么,请你不妨跟着记者的梳理,走进藏博会的展厅,感受一下西藏特色民俗文化的魅力吧!

  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种类繁多,但主流的是蓝面具藏戏。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甘南藏戏藏语称“南木特”、即“传记”之意。又因在拉卜楞寺首次演出,故又称“拉卜楞藏戏”,是从藏族民间舞蹈、民歌、僧歌演变而来的。

  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