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过中秋 老上海都有哪些习俗?

※发布时间:2015-10-10 23:11:29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如今中秋八月的老风俗大多已经消失,只有吃月饼的风俗依旧被热衷着。其实早前中秋节,有更多其他的中秋习俗,目前已经或即将消失,也许这些濒危的风俗应该被列入“非遗”项目起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曾经的老上海中秋风俗。

  在“最高学府”烧“斗香” 祈福“秋闱”高中

  【过去】

  过去上海中秋之夜人们爱烧“斗香”,又叫“香斗”,就是用细香做成形状似斗的香。香斗一般在纸扎店里可以购买,老上海人也有自制香斗的。明清时期,江南一带中秋晚上家家在门前设案斋月,除供上各式水果外,还要供上香斗。祭月时每家庭院香烟飘逸,城墙内外大多桥堍都点燃特制的大香斗。烧“香斗”盛况往往自傍晚持续到下半夜。

  古代,科举考试的府试和乡试定于中秋八月举行,称之“秋试”、“秋闱”等。显然,中秋烧斗香的意义在于母亲儿子,妻子丈夫在秋闱中“蟾宫折桂,秋闱夺魁”,早日返乡,阖家团圆。清人秦荣光的《上海县竹枝词》感叹:“中秋赏月竞开筵,月饼堆盘月样圆。礼斗香还烧大饼,南园向最盛香烟。”可见当时的热闹程度。

  【现在】

  “南园”是上海在明代时所建园林,清初改称“也是园”,今老城厢南门内尚有一条“也是园弄”,即南园遗迹。清嘉庆时道台教在这里建蕊珠宫,道光八年(1828年)上海道陈銮在这里办了蕊珠书院,选书院的优等生定期在这里授课。著名学者俞樾还在这里办诂经精舍,主讲,这里曾是上海的“最高学府”,于是也成为中秋烧斗香最集中的地方。中秋烧斗香的风俗一直沿袭到上世纪60年代初,许多老上海记忆犹新,津津乐道。据介绍,这两年中秋夜,上海桂林公园的游园会上特别设了大型香斗,作为“一炷斗香邀文曲”景点。这样的做法,也是对传统民族风俗的一种尊重。

  石梁月夜“走月亮” 旧时妇女的集体活动

  【过去】

  昔日上海中秋之夜还流行“八月半踏月”,也可俗称“八月半走月亮”。也就是在八月十五之夜,妇女都穿了颜色亮丽的新衣服,或结伴出游,或到里去烧,或参加文艺活动,就像如今天去KTV唱歌、去舞厅跳舞那样,可以尽情玩个通宵。

  直至清代中叶,上海“走月亮”风俗依然盛行,上海人张春华在《沪城岁时衢歌》中写道:斗坛向晚篆烟笼,玉镜澄澄炯碧空。巷口夜阑喧士女,三更犹到蕊珠宫。这首诗歌描绘了中秋之夜,妇女们在弄堂里集中,结伴在街上,最后到达蕊珠宫烧斗香的场景。

  据记载,旧时很多上海人还喜欢到小东门外陆家桥赏月,桥下面水中荡漾的皎月倒影,与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对照,因此中秋夜游人如织,此情此景被称作明清时期“沪上八景”之一“石梁月夜”。

  【现在】

  如今,河早已填埋,桥也已拆除,此景不复存在。当然“踏月”并非全是当时妇女的专利,男人也纷纷加入其中,一起观赏水中荡漾的明月倒影。妇女夜游难免会遭来浪子们采花扑蝶,1838年,上海知县黄冕和,上海“走月亮”风俗从此逐渐销声匿迹。

  毛豆芋艿鸭子 中秋团圆饭的主角

  【过去】

  上海人中秋必吃三样东西:毛豆、芋艿和鸭子,这些食物各有其说法。江南中秋,正是新鸭上市,毛豆、芋艿采摘的季节,此时毛豆饱满,芋艿香酥软糯,都在最佳品尝期,八月十五又是祭祖的日子,毛豆、芋艿就是最好的供品,也成了节日必备的食品。

  毛豆音谐“毛头”,在沪语中指婴儿或稚童,而芋艿食用部分是长在地下的块茎,出土时,一定是中间一只颇大的芋艿头,四周相围着许多个体小一点的芋艿仔,如把芋艿头比作“阿奶”(沪语祖母),那许多相围的芋艿仔不就是“阿奶”生的许多子嗣吗!而且众多的子嗣围在“阿奶”身边,那就是阖家团聚的形象。所以中秋食毛豆、芋艿出典于中秋“荐先”风俗,为祈子、团圆风俗。

  【现在】

  今天的上海仍有中秋吃毛豆、芋艿的习俗,本地毛豆搭配本地芋艿,洗净后两样一块儿放入锅中,放些盐、加水,大火烧开后再转为小火慢“烤”。这是中秋时节上海人家餐桌上的一道名菜——芋艿烤毛豆。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