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圈超30℃!地球“高烧”再不退 华北或将“梅雨季”

※发布时间:2018-10-26 20:19:30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这段时间,很多人都是在高温酷热的天气里,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23天发布高温预警。而这样的炎热天气其实不只在国内,入夏以来,邻近的日本、韩国、朝鲜,远一点的欧洲、洲、北部非洲,都了罕见的高温天气,范围几乎覆盖整个北半球。甚至,北极圈内的一些地区气温都超过了30℃。这个夏天,包括北极圈在内的整个北欧地区,都在纷纷刷新自己的高温纪录,数据显示很多地方地表温度比往年偏高4-6℃,严重的地方达到8℃。据报道,多地甚至创下260年来7月气温最高纪录。而不止是单日的气温高,这次高温天气的异常持久也很罕见。北极圈城市罗瓦涅米曾是著名的夏季消暑胜地。近日,当地白天的气温却一度高达32℃,比往年同期高出10多度。因为当地夏天通常不会超过20℃,居民楼不会配备制冷设备,因此超过30℃的温度也让当地很不习惯。除了、,在北极圈内的挪威博德站点,今年7月监测的最高温为30.4℃。在这里,夏天最高温达到22-23℃已经是不太常见,而往年7月的平均最高温度更是只有15℃,比现在低十多度。但是去年这里最高温度也达到了25℃。此外,北极圈在夏季处于极昼状态,高温天气通常是从清晨5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临近午夜。而当地晚间的温度依然能达到30℃。晚间时段,工作结束的会换上泳装到河边消暑,高温天气已经把那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日光浴场。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朱定真解释,北极本身就是一个冷源地,所以不该出现那么多高温。但从最近几年来看,比如1959年、1990年、2014年、2017年,冬季在12月都出现了超过0度的温度。专家表示,今年冬季,这里温度就开始偏高,偏高趋势一直延续到了夏季。北极地区比较大,所以过去出现过单点温度30℃,但最近几年出现频率增加,这应该跟全球变暖趋势一致,是一种极端事件,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出现。第一个原因是全球变暖情况下极地海冰融化。其次,最近经常有一些风暴,这种气旋是偏南向北运动的,向极地输送大量热量,造成极地的增温效应。世界气象组织7月26日和27日接连发表声明:全球多地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接连发生,干旱和高温加剧了北半球野火灾情。这些极端天气给人类健康、农业、生态系统等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在欧洲更为明显。比如英国,入夏以来上千人因高温有关的疾病而危及生命;创下百年纪录的高温干旱引发50多起森林火灾;,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将导致谷物减产七、八百万吨,经济损失1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0亿元。8月4日,西班牙气象部门发布高温预警:未来几天,西班牙全国50个省中的41个,最高气温将达到或超过44℃。而此前的酷热天气,已经造成西班牙3人死亡。在葡萄牙,热得更厉害。4日,圣塔伦地区最高气温达47℃,仅略低于欧洲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48℃。在,不少地区气温也突破了35℃。数据显示,今年7月是自1881年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7月之一。受高温影响,波罗的海沿岸水温升高,达到了23至25℃,比往年同期升高了5-8℃。4日,汉堡附近的阿尔斯特河水温达到了创纪录的27.5℃,水中含氧量下降导致河中鱼类大量死亡。而由干旱引起的水位下降,导致了主要航道莱茵河上的船只运量锐减一半,易北河和奥德河的船运也受到了影响。如果这样的高温持续,特别是北极圈内都达到了30℃,北极圈内的海冰加速融化,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进一步影响。目前的海冰监测显示,今年以来,北极海冰范围已经比以往偏少10?5?接近有历史记录以来北极海冰最低的年份。而过去40年,北极夏季海冰面积已经减少了近一半。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朱定真表示,如果极地这个冷源地出现了异常,一定会对中纬度甚至于低纬度地区造成连锁影响。如果假设这种异常是常态,极地的冷空气开始变弱,或者冷源地开始相对增暖了,那么冷空气对南面中纬度和低纬度的影响过程会减少,强度也会减弱。对我们国家的季风气候来讲,东北、华北地区就会出现一种相当于江南地区梅雨季那样持续的强降水。高温热浪的区域也开始向北移,包括作物的病虫害,对于人体健康、粮食安全都会有影响。现在从气候变暖角度来讲,科学家极端天气事件将会增多,包括高温热浪,旱的地方更旱,涝的地方更涝,雨强也更大,台风也变强。同时,小概率、奇怪的天气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原来百年一遇,50年一遇的天气,现在变成了10年一遇,20年一遇,这个趋势从最近十年来看,隋棠拍广告忘记戴胸罩已经了。现在这种气候变化,是自然变率和人的影响得叠加作用造成的。我们不能改变自然,就应该把我们人类能够所做的事情做一些控制。对于温室气体的减排,应该在不减少生活质量和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用新技术替代旧的、粗放的、排放落后的技术。要下决心,百姓要积极配合,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共同地球家园。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