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民间“立冬”习俗闲谈】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2014-11-10 14:23:1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立冬图池沙鸿 作

  11月7日是我国传统的“立冬”节气,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元代吴澄所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述:“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收藏也。”意思是说立冬之季,秋季作物已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也就是说,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而且具有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在我国古代,先人们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水为蜃。”意思是说,进入这个节气,水已经能够结冰,土地也开始冻结,类似野鸡一类的大鸟也很少能见到了,而在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羽毛颜色极其相似的大蛤蜊,因而古人认为野鸡之类的大鸟在立冬之时都变成大蛤蜊了。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百官要向朝贺,天子则要举行“出郊迎冬之礼”和“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对此,由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集合门客们编撰的《吕氏春秋》中有详细记载:立冬到来前三日,太史公便朝见天子,告之立冬日期,天子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当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京城北郊六里处设坛祭祀迎冬。祭祀结束后,天子要赏死事以安,并且要抚恤孤寡。晋代崔豹所撰《古今注》中也记载:汉文帝于立冬之日迎冬后向百官赏赐皮袄;魏文帝则于立冬之日不论大小,统一赏赐同一样式的“帽子”,被百官称为“温帽”。

  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平时得不到天子赏赐的民间百姓在立冬之日也同样不可能得到天子的赏赐,但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也要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庆贺一下,因而民间出现了互相拜贺、宴请之俗,称为“贺冬”或“拜冬”。东汉崔定所撰《四民月令》中记述:“是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以后,每逢此日,人们便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苏州文士顾禄所撰《清嘉录》中就明确记载说:立冬之日,“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

  除邻里相互拜贺、宴请之外,一家之主在这一天也会做些好吃的饭菜,以犒赏一下全家人一年来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对民间食俗的高度概括。立冬到来,秋收冬藏,这一天犒赏全家,自然首选“好吃不过饺子”,加之古代人们认为瓜代表结实,西汉戴圣辑录编纂的《礼记》中又有“食瓜亦祭先也”之说,因而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冬有吃倭瓜馅饺子的风俗。不过,立冬时到市场买倭瓜的现象已很难见到,这种倭瓜要在夏天购买,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与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届时蘸醋或蒜汁吃,当是别有一番滋味。当然,也有不少地区的百姓这天食馄饨,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而在我国南方,立冬时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常常是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如今,民间过立冬虽然不如过去那么隆重,但仍习惯于这个季节进行食补,一般都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同时也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延伸内容: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