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几乎所有中国债务的债主都是中国人自己,并以本币发行;尽管债务占比较高,但是因此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至少目前并不高。他预测,可能会通过资本市场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融资结构,从而大大增加股权的权重,减少债务所占比例。
本文指出,中国在过去40年创造出超长期的、高速的经济增长奇迹,这背后离不开中国独特的文化和社会治理优势。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并未发生变化,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创造可持续的中高速经济增长。今天的中国已迈过了刘易斯拐点,进入到了经济发展成熟的黄金期,而中国的文化和国策将使其有可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到高度发达国家的行列。
本文为2019年1月,在国际投资人会议上的主旨,篇幅所限,有所删减。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我们是自下而上的投资者,主要关注公司、估值、生意和行业。但在过去的几年里,特别是去年,很多人对中国宏观忧心忡忡,悲观情绪蔓延。我猜这也是在座有些人千里迢迢来到这儿的原因。所以我们今天就破例谈谈宏观。说到底,当我们投资一个国家的一家企业时,从某种意义而言,我们也是在投资这个国家。我们需要对这个国家有大致的了解。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投资人,我们关注的是对未来大概率正确的预测。我们的分析尽量保持客观,摒弃任何意识形态及情感带来的。我们要描述的是“真实”,而不是“理想”或“希望”。我知道这是一个很宏大的议程,涵盖了相当多领域。很抱歉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快速地过一遍,这种求快的方式与我们日常工作的方式可谓背道而驰。我的目的是给出一个大致的框架,帮助大家开始理解这些问题。
▍海外投资人对中国的情绪悲观吗?以来,中国发起了一场可能是最全面、最持久的反腐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整整六年多,至今还在进行。发布了一系列计划,同时推行两个并行的政策目标。一个目标是对国内的某些乱象进行集中治理;另一个目标是同时为中国继续创造中高速(相对于超高速)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但大多数人都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了第一个目标,因为它带来的变化很大,影响到了所有官僚机构,影响到了所有知识、商人,也影响到了每个。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很多人都感到难以适应。它导致了某些官员的和乱作为,甚至使部分企业和消费者对未来失去了信心,金融市场大幅下跌。这就是2018年中国接二连三产生“黑天鹅事件”的背景。中美贸易战在这个时期爆发无异于雪上加霜。国际上,新一轮“中国即将崩塌”的理论又开始流行。这句话最早出自(Gordon Chang)2001年所写的《中国即将崩塌》(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这句预言此后多次兴盛,每过几年都会被外国知名报刊、企业家和一再重提。在中国国内,持这一观点的也不乏其人。最近我们又迎来了新一波的悲观情绪,出现对中国即将崩塌的新一轮预测。持这一观点的人怀疑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决心,甚至怀疑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超高速增长的终结?但是反过来想,加强党的领导也带来了更加稳定的、稳定的国家,和稳定、持续、共同、单一的大市场。反腐运动还有效地遏制了贪腐和寻租行为,将一些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连根拔除,从而使一些原本很难推行的经济成为可能。我们还看到中国对技术、教育、都在持续地加大投资,中国经济也在从出口和投资导向向最终消费导向转型。这几年,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很多变化,在某些方面,空间收窄,但在另一些方面,这些政策也卓有成效,比如扶贫、环保等,效果可以说立竿见影。这就是这几年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国际上,我们再谈谈贸易战,很多人问到这场贸易战是否预示着中国增长周期的终止。我们来看一下数据。图5显示的是中国商品及服务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它的计算公式是用商品及服务的出口值减去商品及服务的进口值,再除以国内生产总值。历史上的一些时期,中国的净出口曾经非常高,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9%。也曾经低到-4%。但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的净出口平均值在2%左右。图5 中国1960—2017年商品及服务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来源:世界银行(1960—2017年数据)再看下图6,你就会明白近些年来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变化了。图6显示的是2003年以来最终消费、投资和商品及服务净出口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十几年前,净出口对中国P的贡献很大,2008年和2009年开始下降(当时中国是支撑全球其他经济体的主要进口国)。过去五年,最终消费的贡献在持续增长,资本形成总额(即投资)相对降低,而净出口显著降低,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显著降低。中国供给侧的经济产生了实际的成效。图6 中国2003—2018年最终消费、投资和商品及服务净出口对P增长的贡献率
韩国和日本的数据更具预测性。他们在上的组织方式和中国类似,也和中国一样重视教育、技术、产业升级并且强调国内消费,日本尤其如此。韩国的经济仍然非常依赖外国。但他们都多多少少转移了一些重心到消费上。
最后,作为基本面投资人,我们为什么现在投资中国呢?因为在那里我们仍然能够发现一些优秀龙头企业,它们比的同类公司更便宜,而且增长速度更快。这就是我们在中国投资的逻辑。
本文为2019年1月,在国际投资人会议上的主旨,篇幅所限,有所删减。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